瓯匠先锋学堂丨建设工程签约,这些风险要防范
时间:2025-03-17 | 浏览: | 分享到: |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领域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能力,3月14日,瓯江口集团公司组织开展“建设工程签约阶段风险防范”专题讲座。集团法律顾问、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春美律师进行专业讲解,并就如何加强工程合同的风险防范作了详细介绍。
王春美律师围绕建设工程签约阶段中涉及合同主体、价款、工期约定、质量条款、结算条款、索赔条款以及保函担保等方面的审查容易出现的风险点一一展开了剖析,结合以案说法的形式让法务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授课结束后,与会人员就培训内容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提问,王律师一一解答,既活跃了现场培训的气氛,又加深了大家对培训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必须要熟悉政策法规,严谨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规避风险,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学习+
四证不齐全:项目推进的法律“红线”
王春美律师强调了四证不齐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因四证不齐全导致项目停工、工期拖延,建设方和施工方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情况。在建设工程签约之前,必须严格审查项目的相关证件,确保工程建设的合法性。
合同主体审查:严守合作的第一道关卡
在合同主体方面,王律师指出,合同主体不合法、不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或者主体存在重大诉讼风险等问题,可能会使合同履行陷入僵局。在实践过程中,需对合同主体及资质进行细致审查,避免出现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合作方因自身债务问题被查封资产,无法按合同约定按时投入资金和提供设备,最终导致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在签约阶段必须深入核实合同主体的信息,包括企业资质、信誉状况、经营情况等。
合同价款管理:保障权益的关键要素
合同价款往往是建设工程签约时的核心内容。王律师通过分析相关案例,讲解了在合同价款确定及调整条款中容易出现的风险。例如,单价、总价约定不明,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等情况,这些都可能会在工程结算时引发双方争议。王律师建议在合同价款条款中明确计价方式、工程量计算规则、价格调整机制,并对可能出现的材料价格波动、工程变更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约定,以保障双方在合同价款管理方面的权益。
保函担保审查:保障履约的坚实后盾
保函担保审查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王律师对审查履约保函和支付保函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如保函的有效期、保函受益人和被保证人的权益保障、保函格式的规范性等,如果保函担保审查不到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需要履行保函担保责任的情况,可能无法有效保障自身权益,从而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同时,王春美律师建议签署独立保函,明确载明见索即付等核心内容,以保障各自权益。
结算条款审查:项目收款的制度保障
结算条款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最终结算金额和资金回笼。王律师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深入讲解了结算条款中的结算依据、结算方式、结算周期以及逾期结算的违约责任等内容。她指出,细致严谨的结算条款能够有效避免双方因结算问题产生的争执,保障双方的经济利益。同时,在建设工程签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结算的因素,确保结算条款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索赔条款审查:风险应对的兜底保障
索赔条款审查也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之一。王律师根据实际索赔纠纷案例,详细解读了索赔条款中索赔事件、索赔程序、索赔证据、索赔金额、索赔逾期等内容。她强调,在签约阶段就要明确索赔的条件和程序,使双方在面对索赔情况时有据可依,为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兜底。
上一篇:瓯匠先锋学堂丨瓯江口集团公司开展“新时代党建工作实践与创新发展”专题培训 |
下一篇:瓯江口集团工会联合会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圆满完成选举工作 |